如果我問說:[你為什麼沒有女朋友?]
你可能會從外在部份做回答,包括長相不夠帥、身材不夠好、髮型不夠炫、穿著不夠夯,你也可能從內在部份做回答,包括不體貼、不浪漫、不風趣、不幽默、不聰明還可能從背景來探討,不夠上流、家裡不有錢、老爸不是李嘉誠。
所以說這次開的主題可以從很多方面來探討(以下文章全個人主觀意見),今天我先提第一個外在論點---媒體。以我現在所做的一切來說,也算是個媒體人了,就這個角度來切入,你會知道這也是一個阻礙成長的大主因,台灣市面上與流行有關的本土報章雜誌有多少?或者說與時尚流行有關的本土電視節目有多少?以我個人主觀的觀點來看,都是掛羊頭賣狗肉居多,而且不客氣的說,是一種過度的置入性行銷縱容以及劣質廣告氾濫,在這個流行世界裡頭,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定位,並且被稱作品牌、媒體、與消費者。
品牌付廣告費用給媒體,媒體報導品牌給消費者,消費者花錢購買商品,這一切看起來就是理所當然,問題出在哪?
1.媒體為了生存放棄廣告把關的責任
今天一個好的品牌有好的主題與商品,媒體不需要你邀請就會主動到場,包括接續而來的訪問與介紹,而當媒體的收入無法平衡時,只能選擇消失,或是打爛自家招牌開始接洽不入流的商業廣告,短期間得到的資金的紓解,卻同時將自己辛苦經營的媒體公正形象徹底砸毀,(你或許會好奇媒體也需要形象?這是當然的,而這等等會談到)當一個媒體形象開始走下坡時候,上游品牌便不願意在此作廣告,惡性循環之下,整個單位便開始成為浮濫二流品牌瘋狂置入性行銷的戰場,這個時候就變成,不是在比誰做得好,而是比誰這期花的錢多,媒體為了生存,而忽略了自己廣告把關的責任,害死了自己、放縱了品牌、犧牲了消費者。
2.媒體專業知識缺乏與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
什麼叫做專業知識的缺乏,這點除了是品牌相關背景與知識的不足,也囊括了媒體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,你可別以為報章雜誌刊登出來的都是真理,或者寫這些文章的都是某些人口裡的"大大"們,認識什麼雜誌編輯或是電視製作人根本不是什麼值得說嘴的事情,他們跟你不同的是:GOOGLE與整理那些東西是他們的工作罷了,他們或許也沒辦法告訴你GOODENOUGH與RESONATE的關係,或者是UNDERCOVER與UNDERCOVERISM的關係是啥,因為這些對報導商品並不是太重要,這部分我沒有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,我所知道的人裡頭,仍然有許多是很用心在努力,在提到實事求是的部份,這點非常糟糕,台灣的雜誌大多都是由日方提供資料,或是由台灣代理公司提供資料,有了資料就排版、改文章、下期刊登,從沒有想過這些內容裡面,多少是別人加油添醋與豪笅的內容,舉個網路例子來說,我印象沒錯的話,之前有雙被人DIY過的球鞋放出,卻被網友流傳已為真的要發行,許多知名網站也紛紛報導,結果被品牌方澄清沒有這回事,再舉個雜誌例子,之前提到的日本某知名品牌代理事件就是了,由某公司放出消息並在自家網站宣稱代理事實,也同時上遍各家實體雜誌,其實在發表之前,我已自行致電詢問該公司,並且以迂迴方式讓他們自行說出"不是代理"的事實,所以你覺得你在報章雜誌上看到的新聞稿,都是真的嗎?台灣媒體缺乏求證的心態,當然他們也覺得這不重要,意思到了就好,這就是整個不完整的地方。
3.趕鴨子式的粗糙企劃
以台灣最常見的"豪華企劃"來說,不是什麼街頭行人自拍,一周穿著,不然就是某某藝人的專訪,因為做這些事情,完全不是太費心費力,手邊資源也好運用,你真以為那些編輯們會有空到觀察路人並去分析嗎?少來了,這些上雜誌的型人們大多是品牌店員、品牌店員的朋友、編輯的朋友、編輯的朋友的朋友,而且你會發現,他們穿著的衣服,往往都是另類的行銷方式,當然路人系還是會有,不過挑選的過程同樣很隨便,再來明星藝人的訪談,這點我真的不知道可以訪談什麼,因為問的問題幾乎都一樣,回答問題也相同,個人深深覺得,消費者要的與該得到的遠不只這些,我寧可他們去做一集訪問製作美濃紙傘的阿婆們,另外,會花錢的企劃不作,太麻煩的企劃不作,因此你會發現,這些主題都圍繞在同一條線上,幾年來不會改變過,這也形成了另一個有趣的現象,那就是接觸這一塊領域的就是那些人而已,媒體擁有整合品牌端與消費者端的功能,卻放棄不用,可惜可惜。
結論
媒體的角色沒有扮演好,在知與不知之間沒有平衡,消費者被這些商業利益背後的隱性欺騙給蒙蔽,所以,台灣媒體是扼殺台灣流行文化的一大主因。
下一期:是什麼扼殺了台灣流行文化的發展---商業篇
留言列表